2011年4月8日

GE斥資6億美元打造全美最大的太陽能面板廠


原文連結
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11/04/07/business/energy-environment/07electric.html?partner=yahoofinance
http://blogs.forbes.com/kerryadolan/2011/04/07/ge-to-build-largest-solar-factory-in-the-u-s/?partner=yahootix
http://www.bloomberg.com/news/2011-04-07/ge-expects-600-million-investment-in-solar-technology.html?cmpid=yhoo
http://www.reuters.com/article/2011/04/07/ge-solarpower-idUSnL3E7F70J20110407?pageNumber=1
http://finance.yahoo.com/news/GE-Achieves-Highest-Publicly-bw-2247482770.html?x=0&.v=1

重點摘要
GE斥資6億美元打造一座全美最大的太陽能面板廠,預計2013年將開始生產以碲化鎘作成的薄膜太陽能面板(thin-film photovoltaic panels),年產發電量為400MW(百萬瓦),足以供應8萬戶家庭的用電量,但400MW只佔全球太陽能市場15GW(兆瓦)的一小部份,全球太陽能市場預計在未來五年內成長為75GW。設廠地點將在未來3個月內選定,估計將聘400名員工。

6億美元的投資額包括取得太陽能技術、設廠成本與併購太陽能公司 - PrimeStar Solar等的所有費用。GE自2008年開始就掌握PrimeStar Solar的大多數股權,周二則完成其餘股權的收購。其所採用的技術與 First Solar, Inc. (Nasdaq: FSLR) 相同,但美國能源部的再生能源實驗室給PrimeStar Solar的薄膜太陽能面板效能評比達12.8%,為在同款薄膜太陽能板中效率最高的(一般約為11%),而First Solar預計在2012年可達到12%,發電量在2011年底前達到2,300MW,因此GE的發電量仍遠小於First Solar。

大多數的太陽能面板使用的是以矽為基礎的光伏電池(silicon-based photovoltaic cells)。而薄膜太陽能面板是由鍍膜玻璃或碲化鎘等其他材料所做成的。全球太陽能面板市場約為280億美元,因為矽晶體的價格上揚,薄膜太陽能面板的市占率上升為15%。

12.8%的轉換效能仍低於傳統的矽晶體的太陽能面板的16-20%的轉換效能,來自中國廠商的競爭使傳統太陽能板的價格大幅降低50%,每瓦的電力成本降為1.2美元,對薄膜太陽能面板廠(每瓦成本為80美分)造成威脅,因此GE希望憑藉規模、製造經驗、大量投資於技術和資金,能夠改善其轉換效率,而GE估計轉換效率每提升1%,成本可降低10%,因此GE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可以將成本降低10% - 50%。

GE上週以32億美元收購法國電力轉換設備開發公司 - Converteam的多數股權,其技術也可協助將日光轉換為電力。

GE表示已取得約100MW的訂單,包括電力公司 - NextEra Energy Resources將購買60MW的太陽能面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