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31日

Whirlpool Corporation (NYSE:WHR) 公佈2012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http://investors.whirlpoolcorp.com/releasedetail.cfm?ReleaseID=694522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第二季
-- 營收減少 4.6%,達 45億 (不含匯兌影響與較低的巴西稅收抵免額則成長3%)
-- 營業毛利減少 13%,達 1.95億 (增長的價格被巴西稅收抵免額降低、較高的重整費用、不利的匯率、較弱的設備需求所抵消)
    * 經調整後為2.23億,較去年同期經調整後的營業利益1.58億成長
    * 在產品價格提升、成本與產能調整下對營運成果有正向影響
-- 淨利 1.13億 (去年同期淨損 1.61億);調整後每股稀釋後盈餘 1.55美元  (去年同期調 整後每股稀釋後盈餘 0.81)
-- 前半年營運現金流 -3.55億,去年同期 -2.34億 (本年度包含2.75億非經常性的巴西子公司與Banco Safra的和解金、9,800萬國內訴訟、6,800萬結構重整費用)


二、董事長兼CEO Jeff M. Fettig 評論
-- 在較低需求、波動的匯率與原料漲價下,北美與拉丁美洲業務展現良好的業務增長,抵銷歐洲區域的疲弱表現
-- 目前對美國的房屋市場較樂觀看待
-- 2012全年預計產出 1至1.5億自由現金流 (包含2.75億和解金、1.1億反傾銷支出、2.5億退休金、2.8億結構重整支出 ), 下半年的現金流將更穩健、並足以支付前述費用


三、事業部營運:
(A) 北美區域
  -- 營收成長 4%,達 25億;北美總出貨量減少 2%、工業用出貨量增加 1%
  -- 營業毛利成長 209%,達 2.35億 ( 因產品價格提升、成本效益改善計畫,抵銷較低的產量、提升的原料成本 )
  -- 預估2012全年出貨量會持平~減少2%
  -- 發行 9 種新產品

(B) 拉美區域
  -- 營收減少 7.6%,達 12億 ( 不含匯率與減除巴西稅收抵免額影響之營收成長8% )
  -- 營業毛利減少 38%,為 1.03億 ( 不含匯率與減除巴西稅收抵免額影響之營收成長7%;產品價格提升的正面幫助,被匯率、較低的稅務優惠額度實現額抵銷 )
  -- 預估2012全年出貨量約可增加 5~7 %
  -- 發行 1 種新產品

(C) 歐洲、中東與非洲 (EMEA)
  -- 營收減少 18%,為6.92億 ( 不含匯率影響之營收減少7% )
  -- 營業毛損 2,600萬 ( 去年同期為毛利 2,000萬 ) ( 因疲弱的歐洲區域需求、不利的匯率,抵銷成本結構的改善效果 )
  -- 產品出貨量減少 7%,預估2012全年約減少 2-5%
  -- 發行 3 種新產品

(D) 亞洲區域
  -- 營收減少6%,為 2.41億 ( 不包含匯率影響之營收成長 6% )
  -- 營業毛利持平,為 1,400萬 ( 價格提升的正面效益被匯率與提升的原料成本抵銷 )
  -- 產品出貨量增加 1%,預估2012全年持平~增加 2%
  -- 發行 2 種新產品


四、獲獎:
--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雜誌:連續第10年最佳企業公民
-- 加拿大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(NRCAN):連續第四年加拿大 2012能源之星家電製造商,為第9座能源之星獎
-- Whirlpool、Maytag、KitchenAid 冰箱是業界第一個得到永續發展標準認證的冰箱家電
-- 3座歐洲最大科技競技獎 Plus X Award: Bauknecht 品牌獲得2012最佳家電產品
-- 印度 Institute of Cost and Works Accountants:連續第九年最佳成本節約獎
-- 巴西 Consumidor Moderno 雜誌:顧客支援類別最創新的企業

Western Digital Corp. (NASDAQ:WDC) 公佈2012年第四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
http://www.wdc.com/en/company/pressroom/releases/?release=4fad4b9b-2f1b-4712-aecd-0a327b60a4e1

http://www.wdc.com/wdproducts/library/company/investor/Q412iis.pdf
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年第四季
-- 營收成長 98%,為 47.54億
-- 營業毛利 14.72億,毛利率 31%
-- 淨利成長 371%,為 7.45億 (每股稀釋後盈餘 2.87美元)
-- 硬碟出貨量成長 32%,為 7,100萬,平均每台價格(ASP) 65美元
-- 營運現金流 11億
-- 現金與約當現金 32億
-- 償付 5.58億債務,以 6.04億回購 1,600萬股


(B) 2012全年 (2011/7/2 - 2012/6/29)
-- 營收成長 32%,為 125億 (包含收購日立硬碟事業部HGST的結果)
-- 淨利成長 120%,為 16億 (每股稀釋後盈餘 6.58美元)


二、CEO John Coyne 評論:
-- 經歷兩大自然災害,完成歷史上最大的併購案後,讓營收與盈餘有顯著增長,達到45.3%的市佔率
-- 第四季需求與預估相符,產業總硬碟出貨為 1.57億台,全年為 5.99億台
-- 與日立硬碟事業合併後對WDC有帶來營收與現金流成長綜效


三、事業部表現
(A) 以銷售管道分
2012 Q4 - 代工(OEM) 占比 69%;配銷 (Distributir) 占比 21%;零售 (Retail) 占比 10%
2012全年 - 代工(OEM) 占比 61%;配銷 (Distributir) 占比 26%;零售 (Retail) 占比 13%
2011全年 - 代工(OEM) 占比 49%;配銷 (Distributir) 占比 32%;零售 (Retail) 占比 19%

(B) 以地區分
2012 Q4 - 美國 占比 27%;歐洲 占比 18%;亞洲 占比 55%
2012全年 - 美國 占比 22%;歐洲 占比 20%;亞洲 占比 58%
2011全年 - 美國 占比 22%;歐洲 占比 23%;亞洲 占比 55%

PulteGroup, Inc. (NYSE:PHM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http://phx.corporate-ir.net/phoenix.zhtml?c=147717&p=irol-newsArticle&ID=1718712&highlight=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第二季營運概況
-- 營收成長 14%,達 10億
   * 主因售價成長 8% 達 268,000,合約數成長 5% 達 3,816筆
-- 稅前利潤 2,400萬 (去年同期 -3,700萬);不含利息與土地相關費用的毛利率為 20.3%,較去年同期增長 320個百分點、較前一期增長 160個百分點
   * 得益於成交房價提升;與提升營建效益、策略性定價的相關舉措
-- 管銷成本減少 10%,達 1.24億 (占營收比 12.1%,去年占比 15.4%)
-- 淨利 4,200萬 (去年同期淨損 5,500萬);每股稀釋後盈餘 0.11美元 (去年同期 -0.15美元)
   * 包含 800萬土地相關費用與重整費用(每股 0.02美元) ;去年同期此費用總值 4,100萬 (每股 0.11美元)
-- 房屋銷售數據:
    1. 新合約數成長 32% (較前季成長 12%),達 5,578筆
    2. 積壓訂單數成長 31%,達 7,560筆;總值成長 38%,達 22億
    3. 前半年淨銷售房屋總數成長 2.3%,達 6,933筆;平均房價成長 0.4%,達 265,000 美元
    4. 前半年新成交訂單總數成長 23%,達 10,569筆;總值成長 33%,達 29.45億
    5. 前半年積壓訂單總數成長 31%,達 7,560筆;總值成長 37%,達 21.67億

-- 房貸服務事業稅前淨利 1,600萬 (去年同期淨損 1,700萬,包含 1,900萬債權贖回費用)
-- 帳面上現金與約當現金為 13.10億 (去年同期 10.83億)
-- 營運現金流淨流入 2.12億,去年同期淨流出 2.19億


二、董事長、總裁兼 CEO Richard J. Dugas, Jr. 評論:
-- 第二季房建的利潤有顯著進展,也持續因定價策略、提升營建效益、降低未來存貨而受益。
-- 因國內房屋需求復甦,與執行相結合的結果,讓PHM創造近5年來最佳的季度表現。第二季的新合約成長32%,而且是從較去年同期數量少 7%的社區中創造,顯示使用既有資產與存貨管理的效益提升。此相關改善行動會持續下去。


三、區域表現 (前半年累計)
(A) 東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768筆 (成長 7%)
-- 新成交數:1,167筆 (成長 18%)
-- 積壓訂單:824筆 (減少 0.5%)

(B) 東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208筆 (減少 6%)
-- 新成交數:1,597筆 (成長 8%)
-- 積壓訂單:991筆 (成長 7%)

(C) 佛羅里達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208筆 (減少 6%)
-- 新成交數:1,167筆 (成長 18%)
-- 積壓訂單:824筆 (減少 0.5%)

(D) 德州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045筆 (成長 1%)
-- 新成交數:1,468筆 (成長 8%)
-- 積壓訂單:1,081筆 (成長 17%)

(E) 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194筆 (成長 7%)
-- 新成交數:1,933筆 (成長 37%)
-- 積壓訂單:1,448筆 (成長 52%)

(F) 西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157筆 (成長 7%)
-- 新成交數:2,170筆 (成長 54%)
-- 積壓訂單:1,718筆 (成長 90%)

Eli Lilly & Co.(NYSE:LLY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http://newsroom.lilly.com/releasedetail.cfm?ReleaseID=695055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 第二季
-- 營收減少 10%,為 56億;主因治療精神分裂症的 Zyprexa到期,另外也受不利的匯率因素影響
    * 因 Zyprexa到期,美國國內營收減少 10% 至30億,海外營收減少 11%至 25.88億
-- 營業毛利減少 11%,為44.54億,毛利率減少 0.9個百分點至 79.5%;主因 Zyprexa到期,但成本降低抵銷部份對毛利的影響
-- 營業費用減少 2%;管銷費用減少 5%的同時研發費用提升5%
-- 淨利減少 23%,為 9.24億,每股稀釋後盈餘減少 22%,為 0.83美元

(B) 2012 前半年
-- 營收減少 7%,為 112億;
-- 淨利19.35億,每股稀釋後盈餘減少 14%,為 1.73美元


二、董事長、總裁兼 CEO John C. Lechleiter 評論
-- 除了專利到期營收持續減少的 Zyprexa (日本除外),其他產品例如  Cymbalta、Alimta、Forteo、Effient 與動物保健均有所成長
-- 中國與日本藥品銷售營收各成長 28%與 15%
-- 除了提升藥品營收外,仍致力於提升生產效益、並專注於發展新藥物

CFO Derica Rice  評論:
-- 至2014年預估可達到每年 200億營收、30億淨利、40億營運現金流
-- 2014年後營收將有所成長;研發支出將佔營收的18%-20%;管銷費用占比維持28%~30%
-- 2012年底前將收購4.2億股


三、各藥品營收
(A) 中樞神經系統
  a-1 Cymbalta 營收成長 22%,為 12.23億;美國營收成長 26%,為 9.55億、海外營收成長 9%,為2.68億;主因價格與需求量均提升
  a-2 Zyprexa 營收減少 73%,為 3.8億;美國營收減少 96%,為 2,980萬、海外營收減少 50%,為3.5億;主因日本以外專利到期
  a-3 Strattera® 營收減少 3%,為 1.53億;美國營收減少 5%,為 9,350萬、海外營收持平,為5,950萬;主因需求量降低

(B) 內分泌系統
  b-1 Humalog® 營收增加 4%,為 6.13億;美國營收增加 4%,為 3.54億、海外營收成長 6%,為2.6億;主因價格與需求量均提升
  b-2 Humulin® 營收減少 3%,為 3.03億;美國營收減少 3%,為 1.42億、海外營收減少 3%,為1.61億;主因人工胰島素需求量下降
  b-3 Forteo® 營收成長 20%,為 2.76億;美國營收成長 7%,為 1.18億、海外營收成長 31%,為 1.58億;主因需求量提升
  b-4 Evista® 營收成長 1%,為 2.66億;美國營收成長 5%,為 1.82億、海外營收減少 6%,為8,350萬;主因需求量降低

(C) 癌症
  c-1 Alimta® 營收成長 8%,為 6.6億;美國營收成長 11%,為 2.79億、海外營收成長 5%,為3.8億;主因價格與需求量均提升
  c-3 Erbitux 合作研發銷售的藥物,認列 1.1億營收 (成長 10%)

(D) 心血管
  d-1 Cialis® 營收減少 2%,為 4.7億;美國營收成長 3%,為 1.87億、海外營收減少 5%,為2.83億;主因價格與需求量均提升
  d-2 Effient® 營收成長 55%,為1.11億;美國營收成長 56%,為 8,100萬、海外營收成長 52%,為3,010萬;主因價格與需求量均提升(歐洲需求提升)

(E) 動物保健:營收成長 32%,為5.12億;美國營收成長 40%,為 3.05億、海外營收成長 21%,為2.08億;主因價格與需求量均提升、與收購 Janssen animal health 歐洲分部資產的結果


四、本季研發與審核進展
1. FDA核准 Cymbalta®專利延期至2013年12月
2. 治療精神分裂患者藥物分子 mGlu2/3 的實驗進行中,還未有正面結果
3. FDA核准 Erbitux® 與其他藥物合同治療大腸癌的療效
4. 歐盟核准 Jentadueto® 搭備飲食與運動後對血糖的控制效果,可控制第二型糖尿病
5. 與中國的 Novast Laboratories, LTD 延長合作,在中國建立學名藥品牌。

General Electric Company(NYSE:GE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ge.com/pdf/investors/events/07202012/ge_webcast_pressrelease_07202012.pdf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一) 2012第二季
-- 營收:成長 2%,達 365億 (包含匯兌因素、與計畫縮減GE Capital的負面影響9億)
-- 營業相關成本(銷貨成本、營業費用、管銷費用):成長 7%,達 277億
-- 營業毛利:成長 7%達 40億,每股營業毛利成長 12%達 0.38美元
-- 其他費用:每股0.05美元中止的事業費用(WMC貸款事業、日本的GE Money事業分部調整),每股0.02美元結構重整費用
-- 淨利:成長 2%,達 37億 ;每股盈餘成長 3%;為 0.34美元
-- 訂單總量:成長 8%,工業訂單下降 1% (去除匯率影響則成長 1%)

-- 事業集團 -
   (A) 工業事業集團:營收成長 9% (有機成長為10%)達 251億;利潤成長7%,達37億;成長明顯的包括能源、石油與天然氣、運輸事業
          -- 工業訂單減少 1%,為 231億,主因風力渦輪機營收減少 37%;近12個月訂單成長 8%,包含 - 航空提升5%、運輸提升2%;訂單價格成長 1.2%。
          -- 新興市場營收成長 17%,主要因澳洲、加拿大、中國、拉丁美洲、中東/北非、東南亞、俄羅斯的雙位數成長
          -- 本季主要訂單:
              1. 運輸:北美176個動力火車頭 (成長 28%)
              2. 能源:澳洲5座天然氣渦輪機、3座蒸汽渦輪機、5座熱回收發電機,共可產生500兆瓦能量;與俄羅斯REP Holding簽約,裝設28座天然氣渦輪機
       
   (B) 財務事業集團:營收因計劃性的縮減事業,減少 8%,達115億 ;淨利成長 31%達 21億,繳回母公司股利為 30億

(二)2012前半年
-- 營收:減少 3%,達 717億 (主因縮減GE Capital)
-- 營業相關成本(銷貨成本、營業費用、管銷費用):成長 6%,達 540億
-- 營業毛利:成長 4%達 76億,每股營業毛利成長 7%達 0.72美元
-- 淨利:減少 1%,達 69億 ;每股盈餘成長 2%;為 0.65美元
-- 現金與約當現金:740億
-- 營運現金流:成長 55%,達 68億美元


二、董事長兼CEO Jeff Immelt 評論:
-- 持續進行成長策略 - 工業類事業訂單成長 14%,營收成長 17%;能源類事業利潤成長 15%;石油與天然氣成長 11%;運輸事業成長 58%
-- 擴張新興市場的策略有所回報 - 來自新興市場的訂單提升 14%,營收成長 17%
-- 對2012年營運結果的預估維持不變


三、各事業部概況:
(A) Energy Infrastructure:
-- 營收:成長 15%,達 119億 (前6個月成長 16%,達 231億)
-- 淨利:成長 13%,達 17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2%,達 32.8億)
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4%)
-- 分部
 a-1 Energy:
    -- 營收:成長 19%,達 85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6%,達 166億)
    -- 淨利:成長 16%,達 12.8億 (前6個月成長 10%,達 24.6億)
    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5%)
 a-2 Oil & Gas
    -- 營收:成長 5%,達 36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7%,達 70.7億)
    -- 淨利:成長 11%,達 5.35億 (前6個月成長 19%,達 9.35億)
    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3%)

(B) Aviation
-- 營收:成長 3%,達 48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6%,達 231億)
-- 淨利:減少 4%,達 9.22億 (前6個月減少 1%,達 17.8億)
-- 利益率:19% (前6個月 18%)

(C) Healthcare
-- 營收:持平,為 45億 (前6個月成長 2%,達 88億)
-- 淨利:減少 2%,達 6.94億 (前6個月成長 3%,達 12.8億)
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5%)

(D) Transportation
-- 營收:成長 27%,達 15.7億 (前6個月成長 33%,達 28.4億)
-- 淨利:成長 58%,達 2.82億 (前6個月成長 53%,達 5.14億)
-- 利益率:18% (前6個月 18%)

(E) Home & Business Solutions
-- 營收:成長 2%,達 22億 (前6個月成長 4%,達 43億)
-- 淨利:減少 14%,達 9,100萬 (前6個月減少 13%,達 1.57億)
-- 利益率:4% (前6個月 4%)

(F) GE Capital
-- 營收:減少 8%,達 115億 (前6個月減少 10%,達 229億)
-- 淨利:成長 31%,達 21.2億 (前6個月成長 15%,達 39億)
-- 利益率:19% (前6個月 17%)
-- 分部
 f-1 商務租賃的淨利減少11%,為6.26億美元    (前6個月成長 4%,達 13.1億)
 f-2 消費金融的淨利減少13%,為9.07億美元    (前6個月減少 24%,達 17.4億)
 f-3 房貸事業的淨利增加,為2.21萬美元 (去年同期虧損3.35億)    (前6個月2.77億)
 f-4 能源金融業務的淨利減少12%,為1.22萬美元    (前6個月減少 23%,達 1.93億)
 f-5 航空服務業務的淨利減少4%,為3.08億美元    (前6個月持平,達 6.3億)

D.R. Horton, Inc.(NYSE:DHI) 公佈2012年第三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drhorton.com/Company-Information/Investors/News.aspx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年第三季
-- 營收成長 14%,達 11億
-- 淨利達 7.88億 (去年同期 2,870萬);每股稀釋後盈餘 2.22美元
    * 因包含非現金遞延稅負優惠 7.17億,若不含遞延稅負優惠之淨利為 7,220萬 (去年同期為 2,890萬)
-- 房屋銷售數據
   1. 季交屋數成長 9%,達 4,957筆
   2. 淨銷售房屋數成長 25%,達 6,079筆
   3. 淨銷售房屋總值成長 32%,達 14億
   4. 取消率(取消合約數/總銷售合約數) 23%
   5. 積壓訂單成長 31%,達 7,311筆
   6. 積壓訂單價值成長 40%,達 17億
-- 第三季共發行 3.5億優先股 (利率 4.75%、到期日2017年5月)
-- 配發 0.0375美元股利,將於2012/8/24配發給2012/8/13前持有之股東

(B) 2012年前9個月
-- 營收成長 19%,達 29億
-- 淨利達 8.56億 (去年同期 3,610萬);每股稀釋後盈餘 2.47美元
    * 因包含非現金遞延稅負優惠 7.17億,若不含遞延稅負之淨利為 1.44億 (去年同期為淨損 2,180萬)
-- 房屋銷售數據
   1. 交屋數成長 14%,達 13,315筆
   2. 淨銷售房屋數成長 20%,達 15,772筆
   3. 淨銷售房屋總值成長 27%,達 35億
-- 帳面上有無限制現金與有價證券 12億;債權佔總資本比重為 18.3% (上季為18.9%;債權佔總資本比重=房建相關的應付帳款扣除現金與有價證券後,除以股權加上房建相關的應付帳款扣除現金與有價證券)


二、董事長 Donald R. Horton評論:
-- 本季房建與貸款事業皆有良好表現,第三季所有營運區域獲利均較去年有所進步,包含營收、積壓訂單、訂單數皆有成長;淨銷售房屋數成長 25%、持有的土地選擇權增加 41%,讓我們營建的社區數可望有所成長。
-- 根據前三季的表現與延續至7月前半的連續進步,第四季營運應可維持正向獲利。將繼續運用改善的資產負債表和流動性,進入2013財年並達成盈利增長的目標。


三、區域表現 (前9月累計)
(A) 東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686筆 (成長 8%)
-- 淨銷售房屋總值:4.21億 (成長 18%)
-- 交屋數:1,615筆 (成長 17%)
-- 積壓訂單:677筆 (成長 4%)
-- 積壓訂單價值:1.76億 (成長 16%)

(B) 中西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971筆 (成長 28%)
-- 淨銷售房屋總值:2.87億 (成長 42%)
-- 交屋數:768筆 (成長 10%)
-- 積壓訂單:491筆 (成長 61%)
-- 積壓訂單價值:1.49億 (成長 74%)

(C) 東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3,881筆 (成長 28%)
-- 淨銷售房屋總值:7.87億 (成長 36%)
-- 交屋數:3,313筆 (成長 35%)
-- 積壓訂單:1,853筆 (成長 35%)
-- 積壓訂單價值:3.84億 (成長 46%)

(D) 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5,248筆 (成長 12%)
-- 淨銷售房屋總值:9.74億 (成長 19%)
-- 交屋數:4,564筆 (成長 6%)
-- 積壓訂單:2,394筆 (成長 15%)
-- 積壓訂單價值:4.51億 (成長 23%)

(E) 西南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1,344筆 (成長 44%)
-- 淨銷售房屋總值:2.5億 (成長 45%)
-- 交屋數:978筆 (成長 9%)
-- 積壓訂單:792筆 (成長 80%)
-- 積壓訂單價值:1.46億 (成長 80%)

(F) 西部
-- 淨銷售房屋數:2,642筆 (成長 18%)
-- 淨銷售房屋總值:8.3億 (成長 25%)
-- 交屋數:2,077筆 (成長 4%)
-- 積壓訂單:1,104筆 (成長 47%)
-- 積壓訂單價值:3.5億 (成長 50%)

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(NYSE:DOW)


陶氏化學公司 -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(NYSE:DOW) - 創立於1897年,美國密西根州 Midland。主要為全球生產消費品和服務的企業提供化學原料產品。旗下有六大事業部:


(a) 電子和基礎功能材料事業:提供化學機械拋光、化學加工助劑、中間體、電子顯示器、食品和醫藥加工原料、家用清潔和個人護理用品成分、衛生用品及感染抑制用品、光刻、印刷電路板、工藝和材料保存化學元素、半導體封裝、電子和工業加工用化學原料。
(b) 塗料和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事業:提供建築化學解決方案、建築整合化光伏塗料、建築和工業塗料原料、淨水與海水淡化技術、特用單體產品。
(c) 農業科學部:提供農作物保護、植物生技產品、病蟲害管理解決方案、以及種子、油。
(d) 高性能材料事業:生產乙醇胺、乙烯胺、異丙醇胺、螯合劑、有機氯產品、聚氨酯泡沫和系統、環氧樹脂和中間體、含氧溶劑、聚乙二醇、介面活性劑、和聚氨酯原料。
(e) 高性能塑膠事業:提供高性能彈性物質、特用聚合物、合成橡膠、半導體和絕緣電力電纜的絕緣材料、粘著劑與技術、特用薄膜、聚乙烯為基礎的化合產品、聚丙烯產品。
(f) 原料和能源事業:提供燒鹼、氯、二氯乙烷、鹽酸、氯乙烯單體、環氧乙烷、乙二醇、苯、丁二烯、丁烯、異丙苯、乙烯、辛烷值、丙烯、苯乙烯。

2012年7月27日

United States Steel Corp. (NYSE:X)



美國鋼鐵公司 -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. (NYSE:X) - 成立於1901年,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 Pittsburgh。在北美和歐洲從事鋼鐵產品的生產和銷售。主要事業部有三個:扁軋製品(Flat-rolled)、美國鋼鐵公司歐洲分部(USSE)、管狀產品(Tubular)。

(A)扁軋製品 (Flat-rolled):提供扁軋鋼板、圓鐵棒、軋板、薄板、錫軋製品。服務包含來自服務中心、轉化部門、運輸部門、建築部門、運輸用集裝箱部門、家電部門與電子部門的顧客。

(B) 美國鋼鐵公司歐洲分部 (USSE):生產和銷售板材、薄板、 軋板、錫軋製品、螺旋焊管、加熱暖氣管、耐火陶瓷材料。 服務包含來自服務中心、轉化部門、運輸部門、建築部門、運輸用集裝箱部門、家電部門、電子部門、石油、天然氣與石化部門的顧客。

(C) 管狀產品 (Tubular):生產和銷售無縫和電阻焊接鋼管套管、油管,和標準、線管、機械用管材產品。服務在石油、天然氣和石化部門的顧客。

此外該公司還提供運輸服務,包括鐵路和船駁運輸;並擁有、開發、管理各類房地產資產,包含位於阿拉巴馬州、伊利諾州、馬里蘭州、密西根州、明尼蘇達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約20萬英畝土地,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約4千英畝土地。

2012年7月25日

PPG Industries, Inc (NYSE:PPG) 將商用化學品事業分拆出集團,與 GGC 合併


原文連結:
http://www.ppg.com/en/newsroom/news/Pages/20120719A.aspx

重點摘要:


PPG 將商用化學品事業分拆出集團,與 GGC (Georgia Gulf)合併,新合併的公司每年將創造50億營收,此合併價值約 21億( PPG 將獲得9億現金、9,500萬債權、8,700萬少數股權、10億美元GGC股權)。PPG的股東將擁有新公司 50.5%的股權。

2013年可完成此項交易,合併後公司將成為北美第三大氯鹼和第二大乙烯基氯單體生產商。PPG 認為此舉除了讓公司更專注於塗料與特用產品事業體,也可以鞏固既有現金流與加強將現金運用於增加營利的行動。

PPG Industries, Inc (NYSE:PPG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

http://www.ppg.com/en/newsroom/news/Pages/20120719B.aspx

重點摘要:


一、2012年第一季營運概況:

-- 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,達40億
-- 成本方面包含300萬分拆費用(每股0.02美元),下一期也會產生類似費用
-- 淨利成長 6%,達3.62億 (含一次性重整費用);不含重整費用的淨利為3.65億,去年同期為3.4億
-- 每股稀釋後盈餘為2.34美元,不含重整費用為每股2.36美元
-- 現金與短期投資12億美元
-- 營運現金流4.3億美元,較前一年增加1.75億


二、董事長兼CEO Charles E. Bunch 評論:
-- 雖面對拉丁美洲不利的匯率因素與歐洲經濟狀況不佳,但因策略持續執行、成本結構調整、適當的現金運用,讓本季的營運成效有突出的表現
-- 北美洲有機成長強勁,各地以當地貨幣計價的營收皆有成長,亞洲與北美成長會持續,但未來歐洲的需求應不會即時恢復,可能影響部分總體成長。區域性的變動都會持續影響未來營收,會繼續進行成本結構調整。而未來塗料成本會持續增加,透過較高的定價應可弭平部分波動的影響。
-- 航太與汽車的終端市場持續表現強勁
-- 因分拆事業部,本季沒有回購任何股權,未來會持續尋找良好的收購機會


三、各事業部表現:

(A) 特用塗料 (Performance Coatings segment ):
1. 營收增加1%,達12億美元;利潤2.04億與去年同期相較持平
2. 航空事業增長強勁,美國建築塗料銷售因季節性強,較前一季有個位數百分比成長,其中包含推出新塗料OLYMPIC(R) ONE 產品的成果。防護及船舶塗料加總銷量持平 - 防護塗料銷量增長被減少的船舶塗料抵銷。汽車修補塗料的銷量下降,由於較低的歐洲市場需求和客戶縮減儲量。

(B) 一般工業用塗料 (Industrial Coatings segment ):
1. 營收增加2%,達11億美元;利潤增加2,800萬美元達1.43億
2. 美國汽車OEM塗料業務表現強勁。新興地區的增長,則呈現各區域混合的狀態。亞洲的汽車OEM塗料成長量超過歐洲減少的市場需求。歐洲的銷量下降了10%左右 (包含外幣兌換的負面影響,減少了近6000萬美元的銷售額)。為反映更高的投入成本,總體銷售價格均提高。

(C) 歐非中東區建築塗料 (Architectural Coatings - EMEA):
1. 營收減少2%,達6.01億美元;利潤成長1,400萬,達到6,400萬。
2. 提高的價格抵銷較低的銷量。貨幣匯兌對銷售有10%的負面影響,但被收購Dyrup後增加的銷售額補回。儘管銷量下降,但盈利增長,主因收購和持續的成本管理行動。去年營運結果包含大客戶破產有關的成本、與外幣匯兌的負面影響。

(D) 商品化學品(Commodity Chemicals segment ):
1. 營收降低9%,達4.27億美元。利潤與去年同期相近為1.06億。銷售價格略低於去年同期,也比第一季低。
2. 本季氯的需求減弱,量也略有降低,較低的天然氣投入成本和成本管理,抵消了銷售下滑。

(E) 光學和特殊物料(Optical and Specialty Materials segment ):
1. 營收減少4%,為3.14億美元,主因外幣兌換的負面影響。利潤增加500萬至9,500萬,主因成本管理控制得宜。銷售量持平,其中包括表現較弱的歐洲市場和客戶庫存管理的負面影響。

(F) 玻璃(Glass segment ):
1. 銷售額為2.73億元,較前年減少100萬;利潤減少600萬,達2,300萬,主因較低價壓縮毛利。
2. 較高的平板玻璃銷量和較低的價格和外幣匯兌的負面影響抵消。玻璃纖維的價格下降,主因歐洲和亞洲的需求減少。

NVR Inc. (NYSE:NVR) 公佈2012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

http://phx.corporate-ir.net/phoenix.zhtml?c=78603&p=irol-newsArticle_print&ID=1716399&highlight=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第二季
-- 營收成長 11%,達 7.698億
-- 淨利成長 22%,達 4,683萬;每股稀釋後盈餘成長 38%,達 8.97美元

(B) 2012前半年
-- 營收成長 13%,達13.70億
-- 淨利成長 25%,達 6,696萬;每股稀釋後盈餘成長 44%,達 12.90美元


二、事業部表現
(A) 房建事業
-- 新訂單增加 6%至 2,614單位
-- 取消率為 16.3% (去年同期 12.5%;2012第一季 10.3%)
-- 完成契約數增加 12%至 2,475單位
-- 已售出但尚未交屋數成長 28%至 5,048單位;以金額計算成長36%達 16.73億

(B) 房貸事業
-- 承做房貸成長 9%達 5.488億美元,營業利益成長 11%達 697萬

Nucor Corporation (NYSE:NUE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steelguru.com/international_news/Nucor_Corporation_announces_Q2_and_H1_2012_results/274457.html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第二季
-- 營收 51.04億 (去年同期 51.07億;前一季 50.73億)
-- 淨利為 1.123億 (前一季為 1.451億;去年同期 2.998億);稀釋後每股盈餘為 0.35美元 (前一季為 0.46美元;去年同期 0.94美元)
* 淨利主要因非現金支出 850萬 (每股 0.02美元)影響,包含因收購案發生的會計調整、收購Skyline Steel 後將賣出廠房的利潤消除;與Duferdofin Nucor Srl 合資企業相關的3,000萬非現金折損(每股0.09美元),折損主因歐洲區域營運前景不佳所致
-- 完成 Skyline Steel LLC 的收購,總額 6.84億,Skyline Steel 主要於美、加、墨西哥、加勒比海沿岸區域從事鋼鐵配銷,產品銷售與船舶建設、重工建設、暴風保護建設、地鐵運輸等公用建設。
-- 出貨狀況:
1. 平均每噸售價較第一季微幅增加,但較去年同期減少 6%
2. 出貨給外部客戶的總噸數為 592.5萬噸,較第一季微幅成長,也較去年同期增加 6%
3. 鋼鐵總出貨量較前一季減少 1%;較去年同期成長 7%
4. 出貨給外部客戶的下游鋼鐵產品較前一季成長 19%;較去年同期成長 10%
-- 平均每噸廢鋼與廢鋼替代品成本為 427美元,較前一季減少 4%、較去年同期減少 4%
-- 鋼廠整體開工率 76%,第一季 79%、去年同期 71%
-- 現金與約當現金、短期投資共 21.7億
-- 未運用的循環信貸額度 15億(到期日2016年12月)
-- 宣佈支付每股 0.365美元股息(2012/8/10) 給 2012/6/29前持有的股東


(B) 2012前半年
-- 營收成長 2%,為101.8億
-- 淨利減少 44%,為 2.574億;每股稀釋後盈餘減少 44%,為 0.81美元
-- 出貨給外部客戶的總噸數增加 2%,平均每噸售價維持不變
-- 平均每噸廢鋼與廢鋼替代品成本為 436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 1%
-- 鋼廠整體開工率從去年同期的 75%提升至 77%
-- 建廠計畫:
1. 路易西安那州的直接還原鐵工廠的建造順利進行中,2013年中可以完成
2. 與大和工業株式會社(Yamato Kogyo Co Limited) 合資的Nucor Yamato Steel Company 將以1.15億進行擴張熱軋鋼捲樁廠,預計2014完工

Noble Corporation (NYSE:NE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第二季營運概況
-- 鑽鑿合約營收: 8.48億 ( 2012 Q1為 7.46億;去年同期 5.9億 )
-- 淨利:1.6億 ( 2012 Q1為 1.2億;去年同期5,400萬 ),稀釋後每股盈餘 0.63美元 ( 2012 Q1 0.47美元;去年同期0.21美元 )
-- 債務結構:不變,維持 35%
-- 資本支出: 前半年總額 6 .65億 (1.62億為鑽鑿船隊的結構調整);2012全年會達19億 ( 6.18億用於建造新平台 )
-- 營運現金流:從2012 Q1的1.01億成長至 4.35億,平均日費成長 9% 達 181,700美元


二、董事長兼CEO David W. Williams 評論:
-- 離岸鑽鑿營收、利潤率、營運現金流在第二季都有所增進
-- 新加入3台深海鑽鑿船,截至7月,新增的兩艘鑽鑿船皆已簽訂合約
-- 各區域平台:
(A) 墨西哥灣:利用率與日費提升,12台自升式平台皆已簽訂或延續合約
(B) 北海平台:利用率與日費提升,皆已簽訂或延續合約,至少至2013年
(C) 中東與印度:自升式平台利用率降低,因其中一平台維修需第四季才能復工;一艘鑽鑿船於5月中旬簽訂3年合約
(D) 西非:2平台已簽訂1年合約


三、各鑽鑿平台的營運表現
(整體而言,利用率、營運天數與日費皆較去年同期提升,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2-Q2        2011-Q2        2012-Q1
自升式(Jackups):
   利用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79%                71%                79%
   營運天數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,073               2,797               3,089
   日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97,612             80,742              90,382

半潛式(Semisubm)
    利用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88%                8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86%
    營運天數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,127              1,088               1,092
    日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49,163           269,798          355,098

鑽鑿船(Drillships)
    利用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5%               58%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1%
    營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469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17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85
    日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29,761          220,953           278,693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總體
    利用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76%                70%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74%
    營運天數              4,669               4,20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4,466
    日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81,663            140,296              167,124



Hasbro, Inc. (NASDAQ:HAS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
原文連結:http://files.shareholder.com/downloads/HAS/1943700334x0x584656/c3a4a206-b92e-4599-9918-048beb614e6f/HAS_News_2012_7_23_Quarterly_Financials.pdf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A) 2012第二季
-- 營收減少 11%,達 8.12億 (不含匯率影響則是減少7%)
-- 營業毛利率 10.6% (去年同期10.3%)
-- 美加地區、娛樂與授權事業部的毛利有所增長
-- 淨利減少 5.6%,達 4,340萬 (不含 3,440萬匯兌負面影響、稅務補貼、成立Hasbro's Gaming Center of Excellence 的成本);每股盈餘持平,為 0.33美元
-- 以490萬買回 13.9萬股 (平均價格35.21美元);4,670萬美元股利

(B) 2012前半年
-- 營收減少 7.6%,達 14.6億
-- 營業毛利減少 21%,達 1.02億
-- 淨利減少 46%,達 4,085萬 (含匯兌影響、稅務補貼、成立Hasbro's Gaming Center of Excellence成本);每股盈餘減少 44%,為 0.31美元
-- 現金與約當現金 7.79億美元 (去年同期 5.84億)
-- 營運現金流增加 56%,達 2億


二、董事長兼 CEO Brian Goldner 評論
-- 美加地區市佔有增進,我們也正持續與美國零售業者合作,將出貨移至三四季以因應需求高峰,因此不論國內外,第四季營收與盈餘都將優於第三季。
-- 海外則對新興市場持續耕耘 - 透過開發新產品與增加娛樂授權以建立品牌。
-- 透過電視頻道(授權節目)以增加玩具與遊戲銷量;一年前對遊戲的投資,應可讓我們在第四季有更強的銷售動能。


三、事業部概況
(A)以營運事業分
-- 遊戲與玩具銷售 - 美加 - 營收減少 19%,達4.06億;營業毛利成長 6%,達6,090萬。
* 學齡前玩具的銷售提升,被其他部門的減少抵銷。
-- 遊戲與玩具銷售 - 海外 - 營收減少 4%,達3.6億;營業毛利減少 12%,達2,990萬。
* 不計入匯率影響的營業額成長 5%,拉丁美洲銷售的成長,被歐洲、亞洲的減少抵銷
* 學齡前玩具的表現與美加區一樣,其營收增長被其他部門的減少抵銷。
-- 娛樂與授權 - 營收增加 59%,達 4,320萬;營業毛利增加 12倍,達 820萬。
* 得益於國內外電視節目的授權轉播

(B)以產品分
-- 男孩玩具(48%) - 營收減少 16%,達3.89億
* MARVEL (漫威) 玩具銷售成長,但被 TRANSFORMERS (變形金剛) 與 BEYBLADE (戰鬥陀螺) 銷售下滑抵銷
-- 遊戲與拼圖(26%) - 營收減少 8%,達2.14億
* MAGIC: THE GATHERING (魔法風雲會)、DUEL MASTERS (決鬥王)、BATTLESHIP (超級戰艦)銷售成長,其他例如戰鬥人偶遊戲STAR WARS FIGHTER PODS、TRANSFORMERS BOT SHOTS 與新推出的 MARVEL BONKAZONKS的表現都還不錯
-- 女孩玩具(13%) - 營收減少 13%,達1.04億
* MY LITTLE PONY (彩虹小馬) 因全球的電視授權轉播,銷售提升。下半年會推出新系列 - FURBY、1D、BABY BUTTERSCOTCH、BABY WANNA WALK、LITTLEST PET SHOP卡通
-- 學齡前玩具(13%) - 營收成長 6%,達1.03億
* PLAYSKOOL HEROES系列銷售成長,包括MARVEL、TRANSFORMERS RESCUE BOTS,SESAME STREET (芝麻街)、與新推出的 KOOSH系列也持續成長

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(NYSE:GE) 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原文連結:

重點摘要:


一、營運概況
(一) 2012第二季
-- 營收:成長 2%,達 365億 (包含匯兌因素、與計畫縮減GE Capital的負面影響9億)
-- 營業相關成本(銷貨成本、營業費用、管銷費用):成長 7%,達 277億
-- 營業毛利:成長 7%達 40億,每股營業毛利成長 12%達 0.38美元
-- 其他費用:每股0.05美元中止的事業費用(WMC貸款事業、日本的GE Money事業分部調整),每股0.02美元結構重整費用
-- 淨利:成長 2%,達 37億 ;每股盈餘成長 3%;為 0.34美元
-- 訂單總量:成長 8%,工業訂單下降 1% (去除匯率影響則成長 1%)

-- 事業集團 -
(A) 工業事業集團:營收成長 9% (有機成長為10%)達 251億;利潤成長7%,達37億;成長明顯的包括能源、石油與天然氣、運輸事業
-- 工業訂單減少 1%,為 231億,主因風力渦輪機營收減少 37%;近12個月訂單成長 8%,包含 - 航空提升5%、運輸提升2%;訂單價格成長 1.2%。
-- 新興市場營收成長 17%,主要因澳洲、加拿大、中國、拉丁美洲、中東/北非、東南亞、俄羅斯的雙位數成長
-- 本季主要訂單:
1. 運輸:北美176個動力火車頭 (成長 28%)
2. 能源:澳洲5座天然氣渦輪機、3座蒸汽渦輪機、5座熱回收發電機,共可產生500兆瓦能量;與俄羅斯REP Holding簽約,裝設28座天然氣渦輪機

(B) 財務事業集團:營收因計劃性的縮減事業,減少 8%,達115億 ;淨利成長 31%達 21億,繳回母公司股利為 30億

(二)2012前半年
-- 營收:減少 3%,達 717億 (主因縮減GE Capital)
-- 營業相關成本(銷貨成本、營業費用、管銷費用):成長 6%,達 540億
-- 營業毛利:成長 4%達 76億,每股營業毛利成長 7%達 0.72美元
-- 淨利:減少 1%,達 69億 ;每股盈餘成長 2%;為 0.65美元
-- 現金與約當現金:740億
-- 營運現金流:成長 55%,達 68億美元


二、董事長兼CEO Jeff Immelt 評論:
-- 持續進行成長策略 - 工業類事業訂單成長 14%,營收成長 17%;能源類事業利潤成長 15%;石油與天然氣成長 11%;運輸事業成長 58%
-- 擴張新興市場的策略有所回報 - 來自新興市場的訂單提升 14%,營收成長 17%
-- 對2012年營運結果的預估維持不變


三、各事業部概況:
(A) Energy Infrastructure:
-- 營收:成長 15%,達 119億 (前6個月成長 16%,達 231億)
-- 淨利:成長 13%,達 17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2%,達 32.8億)
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4%)
-- 分部
a-1 Energy:
-- 營收:成長 19%,達 85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6%,達 166億)
-- 淨利:成長 16%,達 12.8億 (前6個月成長 10%,達 24.6億)
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5%)
a-2 Oil & Gas
-- 營收:成長 5%,達 36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7%,達 70.7億)
-- 淨利:成長 11%,達 5.35億 (前6個月成長 19%,達 9.35億)
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3%)

(B) Aviation
-- 營收:成長 3%,達 48.6億 (前6個月成長 16%,達 231億)
-- 淨利:減少 4%,達 9.22億 (前6個月減少 1%,達 17.8億)
-- 利益率:19% (前6個月 18%)

(C) Healthcare
-- 營收:持平,為 45億 (前6個月成長 2%,達 88億)
-- 淨利:減少 2%,達 6.94億 (前6個月成長 3%,達 12.8億)
-- 利益率:15% (前6個月 15%)

(D) Transportation
-- 營收:成長 27%,達 15.7億 (前6個月成長 33%,達 28.4億)
-- 淨利:成長 58%,達 2.82億 (前6個月成長 53%,達 5.14億)
-- 利益率:18% (前6個月 18%)

(E) Home & Business Solutions
-- 營收:成長 2%,達 22億 (前6個月成長 4%,達 43億)
-- 淨利:減少 14%,達 9,100萬 (前6個月減少 13%,達 1.57億)
-- 利益率:4% (前6個月 4%)

(F) GE Capital
-- 營收:減少 8%,達 115億 (前6個月減少 10%,達 229億)
-- 淨利:成長 31%,達 21.2億 (前6個月成長 15%,達 39億)
-- 利益率:19% (前6個月 17%)
-- 分部
f-1 商務租賃的淨利減少11%,為6.26億美元 (前6個月成長 4%,達 13.1億)
f-2 消費金融的淨利減少13%,為9.07億美元 (前6個月減少 24%,達 17.4億)
f-3 房貸事業的淨利增加,為2.21萬美元 (去年同期虧損3.35億) (前6個月2.77億)
f-4 能源金融業務的淨利減少12%,為1.22萬美元 (前6個月減少 23%,達 1.93億)
f-5 航空服務業務的淨利減少4%,為3.08億美元 (前6個月持平,達 6.3億)

Forest Laboratories Inc. (NYSE:FRX) 公佈2013年第一季季報

原文連結:http://investor.frx.com/press-release/corporate-news/forest-laboratories-inc-reports-fiscal-year-first-quarter-2013-earnings

重點摘要:


一、2013第一季:

-- 總營收減少 28.7%,為 8.21億美元
(A)藥品營收:減少31.9%,達7.518億
(B)合作研發營收:成長 62%,達6,583萬
-- 銷貨成本:占營收比從23.0%降為22.4%
-- 管銷費用:成長6.8%,達3.823億,主要用於支援新藥Teflaro、Daliresp、Viibryd的發行,與其他兩項藥品的審核成本
-- 研發費用:微幅成長0.4%,達 1.952億(包含4千萬支付與Blue Ash的合作研發費用)
-- 淨利:減少 78.6%,達5,530萬;每股稀釋後盈餘0.21美元 (去年同期0.9美元)


二、董事長兼CEO Howard Solomon 評論:
-- 2013的預估營收會反映出Lexapro到期的影響,與FRX為了抵銷此影響而事先採取的策略行動 - 讓產品較多元化,不會只專注於單一產品或治療領域。
-- 目前有9樣新產品上市與預期上市,相信可以逐漸取代Lexapro與Namenda的營收占比。去年推出的Teflaro、Daliresp、Viibryd目前有不錯的成績
-- 研發:
(A)FDA目前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病長期治療藥物aclidinium 與 腸易激綜合症、便秘治療藥物linaclotide進行最後階段審核,若成功可2013年上市
(B)與Pierre Fabre合作研發的憂鬱症治療藥物levomilnacipran進入第三階段臨床試驗
(C)提交新藥申請 - 治療精神分裂症和急躁症的cariprazine
(D)向Nabriva申請合作研發抗生素 BC-3781


三、各主要藥品營收:
-- Namenda® 成長 15.2%,達 3.684億
-- Bystolic® 成長 38.2%,達 1.078億
-- Savella® 成長 3.5%,達2,670萬
-- Lexapro® 減少 81%,達1.1億,因專利期到期
-- 新產品Daliresp® 達 1,780萬
-- 新產品Viibryd® 達 3,740萬
-- 新產品Teflaro® 達940萬
-- 合作研發營收:
(A)Benicar® 減少 2.7%,達3,540萬
(B)與Mylan, Inc.合作發行Lexapro學名藥版本,營收2,940萬

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Inc.(NYSE:DO)公佈2012年第二季季報

原文連結:
http://www.diamondoffshore.com/ourCompany/news_recentNews.php

重點摘要:


一、2012第二季營收概況
-- 營收減少 17%,為 7.38億
-- 淨利減少 24%,為 2.01億 (每股稀釋後盈餘1.45美元,去年同期1.92美元)
-- 2012前半年新簽合約共14筆,未來可產生總營收11億,較主要的合約:
(A) Apache Deepwater LLC - 1年合約,地點是墨西哥沿岸 (2013 Q3開始)
(B) Statoil - 延長合約20個月,地點是北海挪威海域
(C) Dana Petroleum - 2年合約,地點是英國北海
(D) Shell - 1年合約,地點是英國北海


二、總裁兼CEO Larry Dickerson評論:
-- 著重於深海與中深度平台的發展,目前正在建造這些類的平台
-- 控制成本,減少意料之外的平台停機,會繼續執行這些措施


三、各平台營運概況 (日費單位:千美元)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二季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一季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二季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2011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日費    利用率         日費  利用率         日費   利用率
高級深水平台          $354      89%            $364     85%            $340     92%
深水平台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$372      83%            $359     88%            $422     98%
中深度平台              $262      66%            $266     65%            $265     77%
自升式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$94        49%            $87       44%            $82       60%

Geek Squad與Verizon合作,為中小型企業提供IT服務



重點摘要:


電信商Verizon與BBY的Geek Squad為中小型企業提供IT服務,以滿足小型和中等規模企業日益複雜的資訊科技需求。

Verizon設計這個平台,主要為了服務中小企業,因為其通常缺乏內部的IT人力資源,需要專門的技術小組協助。Geek Squad將支援Verizon的IT平台,提供24小時服務,以協助實施新技術或故障排除,例如協助醫護資料表格連結以順利轉移醫療紀錄;為當地零售商系統進行病毒碼更新、惡意軟體清除;幫助從不同裝置同步客戶數據至資料庫。

BBY的服務資深總裁 George Sherman:Verizon與Geek Squad建立的合作是讓雙方能更深化顧客關係、並發現新途徑去接觸他們的實例。Verizon可以運用Geek Squad的遠端服務與BBY的其他支援渠道,讓顧客即時獲得可信賴的IT指導。

The Sherwin-Williams Company (NYSE:SHW)



The Sherwin-Williams Company (NYSE:SHW) 成立於1866年,總部位於俄亥俄州 Cleveland。從事油漆塗料與相關產品的研發、製造、銷售,主要服務在美洲、加勒比海地區、歐洲和亞洲的專業、工業、商業、和零售客戶。以Sherwin-Williams的品牌銷售建築塗料、保護和航運塗料、汽車烤漆、原始設備製造商的產品修補,並授權特定技術和商品。

透過公司自營店、直銷人員、外部銷售代表銷售給零售商、經銷商、批發商、與各種第三方分銷商銷售其產品。截至2012年4月19日,約有4000家商店和設施經營鏈。

2012年7月23日

Windstream Corporation (NasdaqGS:WIN)


Windstream Corporation (NasdaqGS:WIN) 總部位於阿肯色州Little Rock,在美國提供通訊技術解決方案。該公司提供商業服務,以及在一些主要鄉村地區消費者提供寬頻、語音和視頻服務。該公司提供數據服務 - 包括多點網絡、高速網路存取服務、數據管理中心服務、傳輸服務例如乙太網絡、針對網絡傳輸終端用戶的特定存取服務、電信服務、以及向企業客戶銷售客製化通信設備系統。也對消費者提供寬頻服務 (包括高速上網、網路備份、網路資安)、電信服務 ( 包括來電等待、來電識別、來電轉接)、視頻服務 (銷售寬頻數據機、家用網管設備、個人電腦和家用電話)。

此外並提供批發服務,包括針對長途電話公司提供的交換接入服務、和其他當地電信服務營運商的本地網絡交換、或讓本地電信或無線服務業者使用其設施;也透過批發給承包商的方式銷售網路設備。截至2011年12月31日,其網絡包括約有115,000條光纖的光纖骨幹網和當地的服務區域。

2012年7月20日

Sprint Nextel Corp. (NYSE:S)




Sprint Nextel Corp. (NYSE:S) 成立於1899年,總部設在德州的Overland Park。提供有線和無線通信產品和服務給個人消費者、企業、政府用戶,並在美國、波多黎各、美屬維爾京群島都有經銷商。該公司旗下的品牌共有Sprint、Nextel、Boost Mobile、Virgin Mobile、與Assurance Wireless。

Sprint Nextel 有兩個事業群 - 無線和有線。無線事業群提供數據傳輸服務 (包括移動功能應用,如互聯網、短訊、電子郵件服務 )、無線照片和視頻、當地化的服務 (包括資產和車隊管理、調度服務、導航)、移動娛樂應用、與本地和長途無線語音服務 (語音信箱、來電等待、三方通話、來電顯示、查號台、來電轉接)、為大型企業與政府用戶客製化設計、開發、執行無線服務方案、銷售配件 (手機殼、免持裝置、電池、充電器、其他配件)等。

有線事業群,主要透過直接銷售代表,提供包括國內外數據通信協議,如多協議標籤交換技術、網絡協議、網管服務、網路語音通信協議、會話發起協議、傳統的語音服務、提供語音批發業務的本地和長途、數位語音服務。

2012年7月19日

MetroPCS Communications, Inc. (NYSE:PCS)



MetroPCS Communications, Inc. (NYSE:PCS) 成立於2004年,總部設在德州 Richardson。為一無線電信營運商,在美國提供移動無線寬頻服務。通過獨立和自營的零售店、網路媒介銷售產品和服務。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服務930萬用戶,162處設立於都會區的零售店,營運區域包含亞特蘭大、波士頓、達拉斯/沃斯堡、底特律、拉斯維加斯、洛杉磯、邁阿密、紐約、奧蘭多/傑克森維爾、費城、沙加緬度、舊金山、坦帕/薩拉索塔。

其服務包括語音服務 ( 如本地、國內長途和國際長途電話服務 )、數據服務 (包括國內和國際短訊、多媒體短訊、移動互聯網、移動即時訊息、當地服務、社群網絡服務、快遞郵信箱 (Push-Email)、多媒體串流和下載、以及通過為無線二進制運行環境提供的服務,包括黑莓、Windows和Android平台的來電鈴聲、接聽鈴g/聲、遊戲、內容和應用程式等。

電信功能中也包含來電顯示、來電等待、三方通話、語音信箱服務,此外也銷售多品牌的功能手機和智慧手機。

Apollo Group Inc (NASDAQ:APOL) 以8,500萬賣出英國學校分部
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bizjournals.com/phoenix/news/2012/07/17/apollo-group-sells-uk-school-for-85.html

重點摘要:


Apollo Group Inc (NASDAQ:APOL) 同意以8,530萬美元出售英國預備學校 Mander Portman Woodward Ltd.,以專注其大學以上的教育事業(post-secondary education),因此財報上將增加一次性收益2,500萬。

Mander Portman Woodward Ltd.是2009年收購的BPP Holdings plc.旗下一個分支。

註:預備學校 (prep school ):中學,有時會包含初中與小學,屬於大學前教育。

Best Buy Co., Inc. (NYSE:BBY) 將僱用 500 名高級技術工程師進入Geek Squad
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bizjournals.com/kansascity/news/2012/07/16/best-buy-will-hire-500-skilled-geek.html

重點摘要:

Best Buy Co., Inc. (NYSE:BBY) 在辭退600名Geek Squad 雇員後,將新僱用500名高級技術工程師,此舉是為重整Geek Squad 的員工結構 - 因為修理技術型工作將減少,要求較高級技術、並能與小型企業合作的人力要求將提升。

Old Navy 因防滑問題召回37,800雙童鞋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4-traders.com/THE-GAP-INC-12816/news/The-Gap-Inc-Old-Navy-Recalls-37-800-Toddlers-Water-Shoes-on-Fall-Hazard-14411464/

重點摘要:

The Gap Inc.(NYSE:GPS) 旗下的服飾品牌Old Navy召回於美國與加拿大銷售的37,800雙童鞋 Toddler Girl Aqua Socks,主因防滑效果不佳,容易造成跌倒意外。

2012年7月18日

Noble Corporation (NYSE:NE)與Anadarko Petroleum Corporation 簽訂平台租賃合約


原文連結:http://community.nasdaq.com/News/2012-07/nobel-rig-contracted-by-anadarko-analyst-blog.aspx?storyid=155662

重點摘要:


NE 與Anadarko Petroleum Corporation ( APC ) 簽訂深海鑽船租賃合約,目前此鑽鑿船正由現代重工(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. Ltd.)製造,2013年底可啟用,主要會在墨西哥灣沿岸進行鑽探工作。

合約為期3年,共可產生6.77億美元。目前半潛式平台利用率為 77%,自升式平台為 75%。

General Electric Co.(NYSE:GE) 將擴張其電池相關研發與業務


重點摘要:


GE打算擴大其日益增長的工業電池業務,以2020年底需產生年收入1億美元為目標。

目前全球電池市場總值約為5百億美元,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 (每年約50億) 。GE近期已獲得第一筆新契約 - 來自南非工程公司Megatron Federal,需要為其電子通訊備用電源系統設置6000件電池。

GE計劃投資1.7億美元成立新工廠,將坐落在紐約,僱用約450人。此外也GE擁有為電動與油電混合車製造鋰電池的製造商A123 Systems Inc. ( AONE ) 的股權。

CIGNA Corporation(NYSE:CI) 收購土耳其公司Finans Emeklilik人壽與年金保險分部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reuters.com/finance/stocks/CI/key-developments/article/2571920

重點摘要:


CI 宣布收購土耳其Finans Emeklilik公司的人壽和養老年金保險事業,透過此次合資結盟,提供保險類商品。CI將以8,500萬歐元買下51%的股權,與Finans Emeklilik簽訂經銷協議。Finansbank將收取佣金並且分享合資企業的利潤。

CI欲透過此次合作,擴展土耳其當地正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市場。

Geek Squad將以折扣提供Grandparents.com會員技術服務
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marketwatch.com/story/grandparentscom-and-best-buys-geek-squad-announce-discount-on-total-support-offers-2012-07-10

重點摘要:


BBY旗下專門提供技術支援的Geek Squad與Grandparents.com, Inc.為合作服務提供折扣,825,000 位會員可以透過網站接觸到技術支援服務 - 包括全年無休的網路與個人電腦支援服務、病毒掃描與清除、電腦軟體調整、軟體與郵件設定、相機/遊戲主機/印表機/手機/MP3故障與問題排除、系統備份。

Grandparents.com:為銀髮族提供健康、休閒、退休生活等相關訊息,以提升家庭成員的緊密連結為目標的網站。

Geek Squad:目前有 2萬名技術人員,專門為個人與小型企業用戶提供全年無休的維修與技術支援,包括電腦、家庭劇院、汽車電子、行動裝置等相關問題。

阿拉巴馬州通過使用Carnegie Learning 9-12年級的學習軟體
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4-traders.com/APOLLO-GROUP-INC-4848/news/Apollo-Group-Inc-State-of-Alabama-Adopts-Carnegie-Learning-Cognitive-Tutor%AE-Software-for-Grades-9-14409112/

重點摘要:


阿拉巴馬州教育部已通過採納卡內基代數與幾何學習軟體,成為9-12年級的學生補充教材(直至2018 6月)。Carnegie Learning, Inc.是APOL收購的全資子公司。

目前Carnegie Learning Cognitive Tutor®共有17個州採用:阿拉巴馬、阿拉斯加、阿肯色、佛羅里達、喬治亞、愛達荷、印第安納、肯塔基、密西西比、新墨西哥、北卡羅來納、奧克拉荷馬、奧勒岡、南卡羅來納、田納西、猶他、西維吉尼亞。

2012年7月17日

Frontie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(NasdaqGS:FTR)


Frontie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(NasdaqGS:FTR) 成立於1927年,總部位於康乃狄克的Stamford,前身為Citizens Communications Company,2008年改名為Frontie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。是一電信服務提供商,服務內容包含本地和長途語音服務 - 住家和商業用戶基本有線電話服務、和電信套裝服務;數據和網路服務 - 寬頻高速網路、撥接網路、入口網站和e-mail信箱、硬碟備份服務、商業服務例如以太網、專屬網絡連結、多重協定標籤交換技術、TDM數據傳輸服務、與無線數據服務。

此外也提供交換式接取服務 (Switched Access Services),讓其他運營商使用設施,以開啟與終止他們的本地和長途電話和數據交換、直播衛星服務和光纖影像服務。Frontier Communications 也為商業用戶提供一系列第三方電信設備。該公司前身為公民通信公司和邊境通信集團公司於2008年7月改變其名稱。

百思買 Best Buy 的營運之路 (下)

Best Buy 近20年的 ROIC 變化:

《第四期》
經過1997年的逆轉成功後,1999年後進入4號概念店(Concept IV store) 時期:縮小店面積、保留並新增高科技實際體驗園地、強調服務的重要,以「幫助顧客享受科技的樂趣」為主軸,營造沒有壓力、讓銷售人員與顧客互動的銷售環境。此舉讓其營收持續成長至超越100億美元的門檻,之後 Best Buy 入史坦普500大企業的行列。

2000年後,Best Buy 開始以收購為擴張手段,並與其他廠商合作充實自己的網路銷售平台,其中最主要的合作對象是微軟,當時微軟投入4億擁有Best Buy 2%的股權,Best Buy則推廣微軟的網路平台” Microsoft Network,兩者的合作讓 Bestbuy.com 成為當時大眾常造訪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。2000年末Best Buy進行第一次收購,以8,800萬美元買下 Magnolia Hi-Fi, Inc. (銷售高端影音電子產品),而 Magnolia 是連續獲得22Audio/Video International雜誌肯定的優良零售商2001年以4.25億現金與接收2.71負債的代價,收購了Musicland Stores Corporation旗下的店面(年營收18.9億美元) - 銷售家庭影音娛樂產品、CDDVD、書籍、軟體,銷售的地域從郊區購物中心、小城鎮、一直到都會區專賣店。收購後Best Buy將這些店調整成以強化MP3播放器、手機、遊戲周邊產品的銷售為主,並且藉由在鄉鎮的購物中心,擴張接觸的顧客族群。



2001年遭逢網路泡沫,個人消費者力縮水,影響ROIC,當年度11月則以3.68億收購加拿大最大的消費電子連鎖店Future Shop Ltd. (年營收13億美元),營收從2001年的152億成長至2003年的209億。200210月則是以300萬收購Geek Squad, Inc.,希望加強其服務的專業內涵。


Musicland收購案的成效卻不佳,其營收由於Napster網路音樂下載、Wal-martTarget更便宜的CD打擊而逐漸縮水,加上911事件對購物中心客流量的負面影響,直至20033月,Best Buy宣佈出售Musicland事業部,認列4億的商譽折損,對Best Buy而言,是一個很昂貴的教訓;另一個教訓則來自海外,2007年,Best Buy 以買下五星電器股權的方式進入中國,採取雙軌並行 – 同時經營原本的Best Buy店型與五星電器店型,經過四年對中國消費市場的測試,2011Best Buy終於決定關閉大型Best Buy店面,全力發展合資的五星電器;並於2012年在南京等地試行 Besy Buy Mobile 內建店。


Best Buy 學到,在中國,買斷產品後以銷售員在賣場促銷、賺取差價的美國旗艦店模式不管用,反倒是用五星電器原有的經營模式 - 分租銷售區域讓廠商進駐,收場地費的營運模式比較有辦法獲利。因為中國消費者選擇多、較不願支付銷售員溢價,且因為Best Buy在中國的採購議價優勢還不夠,無法以更低價採購商品,若採取將產品買斷的方式,只會壓縮獲利空間,是較不利的作法。也 Best Buy 了解到依照地域調整商業模式的重要性,除了解當地的消費習慣,也需要知道在當地的商業生態下要如何變形,才有辦法打下獲利的根基。

接下來 Best Buy 一直持續與消費電子產品相關的擴張行動:20073買下寬頻和VoIP服務提供商 Speakeasy, Inc.2008年買下英國手機連鎖零售店The Carphone Warehouse一半的股權,並開始在美國設立Best Buy Mobile,推廣手機銷售業務2009 Best Buy 與歐洲的 Carphone warehouse 開始合資經營 Best Buy Mobile,並與Roxio CinemaNow合作,推出隨選視訊下載服務,可以運用Best Buy賣出的裝置,上網下載收看CinemaNow提供的2萬部電影與電視節目。

而現在,在消費者習慣逐漸改變,網路購物逐漸瓜分實體店面營收下,Best Buy 經歷第五個轉型期 了解實際市場的狀況、以更貼近顧客的購買習慣轉化店型。一開始的重點是成本結構 - 關店、裁員、調整採購策略IT相關售後服務,至2015年前需達到節省8億美元的目標;接著是銷售方式的轉型 – 店面積減少、增加據點、發展商品精簡化的小店、設計大型體驗空間概念店、將歐洲營運成功的Best Buy Mobile推廣至美國與中國、提高員工訓練、啟用新的績效獎勵制度等。

讀者可能會疑惑,過去Best Buy做了那麼多改變,對於實際營運成效的影響可以從ROIC中反映,但對於大眾的觀感是否也同樣有正面影響?


參考上圖,將Best Buy 過去二十年策略舉措的改變,造成的營收、利潤、投入資本產生的影響,分別與其市價變動做對照,發現其市價成長 (Pg) 與NOPLAT的成長率 (NOPLAT g) 較有同步性,但跟營收成長、淨利、每股盈餘、投入資本成長率的關聯性較低。簡單說,如果策略奏效,讓NOPLAT相對增加,市場上就會有較正向的同步反應。而與Best Buy其它同業如Wal-mart、Target 等做比較,Best Buy有此狀況特別明顯的趨向

Best Buy 現在面對的,並非電子消費市場萎縮,而是消費者購物喜好的改變,這在他的或其他零售業者的年報中,是個重複出現、必須持續思考的老問題,而他回應這問題的答案就是店型的轉變。成長到一定程度,失去彈性與靈活度是所有企業 甚至是被 Best Buy  拉下零售舞台的 Circuit City 破產前一直在試圖解決的問題。而他的改變會不會如同1997年的改革一般有效,我們還無法定論;一個事業如何發展是難以百分之百預測準確的,但其升起與落下並非一夕發生,以股東或事業分析者的角度,你無法對企業的策略與執行付責任、也不見得可以(或應該)干涉,這時候要做的,應該是以明智的眼光分析,將價格對照企業過去創造出的營運成果,在合理時投入,並且儘可能多幫自己找尋這些營運狀況與價格相比較划算的機會,平衡自己在判斷上的錯誤。

顯然,論成長態勢,Best Buy目前不是零售戰遊戲的贏家,但若站在成立資本事業的角度而言,只選擇贏家卻未必是最好的策略,因為在所有人追捧下,要擁有贏家勢必會付出太高的代價 - 就跟人人都喜歡女神沈佳宜,但不見得追得到;與其一直等待或是追高,不如換個角度,隨時保有找尋當時較低價格事業的雷達 ( 這種事業越多,對成立資本事業越有利 ),儘早開始投入,較長的持有期也可以給予更多決策調整空間,這樣你所成立的資本事業,才能常保彈性與多樣性。

2012年7月14日

百思買 Best Buy 的營運之路 (上)

若要講到近期被放在聚光燈下的實體店零售商,大概是百思買 Best Buy 無誤 營收被線上零售瓜分,被媒體取笑是 「亞馬遜 (Amazon.com Inc.) 的展示廳」、宣布縮編計劃、CEO Dunn 因與內部員工的不當關係離職、董事長兼創辨人 Schulze 也因CEO事件中未善盡董事之職而離開,所有消息接連發生也讓他近期的股價跌了三分之一,資優生似乎一夕之間被打入放牛班。不過,Best Buy 並非一開始就是資優生,這也不是他經歷的第一次挫折 (或轉折),過去20年間,他面臨過幾乎無法支應貨款的窘境,同時也經歷過大幅成長、五次的股票分割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,在大型零售店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、見證美國零售消費市場演進的 Best Buy,是如何從鄉鎮小店發展成現在的模樣,還有,他眼中規劃的未來會是什麼?



提 Best Buy 就不可能不提他的店型,目前的店面型態是自1999年定型後沿用至現在,1999年前約每三至五年即改變一次,但始終圍繞一個核心 因應消費習慣進行調整。此點過去是 Best Buy 營運策略的核心,未來也會維持下去。 Best Buy 通常採用市調、焦點團體訪談蒐集回饋,依此轉換店面型態,從一開始的增加商品品項,演進到強調顧客自助,最後發展到現在強調體驗與服務為重心。他的店型演進共經歷四個主要時期:

《第一期》
1983~1988年的超級商店(superstore)型態因為當時的消費者對於「一次購足」的需求逐漸提高,Best Buy從一開始只提供音響等特定品項電子商品的專門店,逐漸轉為引進大量商品供應(mass-merchandising)經營型態的地區型零售商店,以提供消費者最多種類、相對低價的電子商品為訴求。

《第二期》
1989~1995年,過去傳統店型已無法跟上消費者的習慣顧客只需少量購買上的幫助,對他們而言,越快取得他要的產品並結帳走人,才是重點。因此2號概念店(Concept II store) 應運而生,強調自助式服務,店面設計概念為提供折扣價格的商品、並讓顧客便於自行處理所有選購步驟。因此店面只需要完整的產品陳列與資訊、最少的人員、與能解答任何問題的服務台即可。當時也因此只需要前一期三分之二的服務人員,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。

1993年,Circuit City 是規模更大、更為穩定的零售業者,Best Buy 與其競爭逐漸白熱化,這些競爭也讓當時的股價如同雲霄飛車般上下起伏( ROIC大致維持在 8~9% 的水準 ),其後為了提昇競爭實力,引進了3號概念店 (Concept III store)

《第三期》
1995~1998年,店型以3號概念店(Concept III store)為主:店面更大、產品更多,認為顧客除要求自助外,想知道更多、更明確的商品訊息、更具互動性的展示;便依此概念設計店頭陳設以提升顧客體驗。而當時因強調低成本,也對  Best Buy  的供應商造成不小的壓力,日立(Hitachi)Kenwood因此終止在  Best Buy  店面銷售產品,惠而(Whirlpool)也把較高價的品牌從 Best Buy  店面撤出。供應商此舉促使 Best Buy 將銷售品項從家電轉為高端影音設備。這段期間營收雖有增長,但都是犧牲毛利換來的,讓 Best Buy 不得不重新思考過去的產品假設。因為提供更多低毛利商品,顧客並不會因為購買這些產品,而順便買下其他昂貴的電器。經過考量,Best Buy 減少CD陳列,將書籍與雜誌規劃成一個區塊,其他銷售空間則專注於較高毛利的產品電腦設備、高端家電與附加價值服務。




1997 Best Buy 的市佔率雖已達同業的前段班,但毛利已低到歷史新低0.02%的水準,加上當年決策錯誤,過度借貸買進存貨,囤積超出預期的電腦產品,而INTEL推出新晶片 (Pentium featuring MMX technology),更讓舊電腦機型需求急速下滑, Best Buy  當年即面臨背負大量未售出(而且可能永遠不會售出)的電腦存貨的窘境,還必須要求債權人和供應商額外寬限60天讓其支付賬單。其股價重挫,降至每股1.31美元,當時的 Best Buy,似乎已面臨退出電子產品零售商舞台的悲慘命運。


由下圖可以觀察到,經歷1997年的低潮後,是  Best Buy 營運的轉折期:
1997年當時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企業,CEO Schulze 引進業外顧問、大改陳列的產品類型、將重點放在服務方案的提供、引入高科技園地展示與銷售數位相機、手機、衛星定位系統、DVD播放器等當紅、需要人員協助說明的消費式數位產品;同時大幅撤換管理階層,啟用40位高階經理人 ( 這些經理人大都來自公司以外 )。大刀闊斧的變革收到了成效存貨週轉提高、營業毛利回升,NOPLAT成長快速,從1997年的低谷2,650萬成長至1999年的2.28億。


(下篇待續)